欢迎光临熊猫体育官方网站
全國咨詢熱線:
130 8899 5231
029-6897 6696
?

豐匯國際

豐匯國際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全國服務熱線:
029-68976696
行業資訊

首頁 > 豐匯國際 > 行業資訊 >

陜西省工程造價行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發表時間:2017-03-07 15:26:38   閱讀:

陜西省工程造價行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工程造價工作貫穿建設工程的全過程,是建設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工程造價管理工作是適應工程 ...

陜西省工程造價行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工程造價工作貫穿建設工程的全過程,是建設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工程造價管理工作是適應工程總承包發展,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和建筑工人職業化,深化“營改增”改革,保障工程質量安全,維護建筑市場交易公平公正和工程建設各方主體權益,促進建設市場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科學編制全省工程造價行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對于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健全市場決定工程造價機制,推動行業轉型升級,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十二五”發展回顧
        近年來,我省工程造價工作緊密結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不斷深化改革以適應新型城鎮化和建筑業轉型發展,完善工程計價制度,轉變工程計價方式,加強工程造價信息發布,規范工程造價參與各方的計價行為,實現工程造價的公平公正、科學合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主要成效
        1.工程造價管理制度建設初見成效。研究出臺了《陜西省建設工程造價管理辦法》(陜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33號),并依據國家03版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和08版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先后編制了《陜西省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則》、《陜西省工程量清單計價費率》、《陜西省建設工程消耗量定額》、《陜西省施行國家2013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的實施意見》、《陜西省建設工程消耗量定額》等配套制度,為工程造價管理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法規制度保證。
        2.建設工程計價依據不斷完善。在發布建筑和裝飾工程、安裝工程、市場工程等概算定額,深入抓好國家2013建設工程量計價規范宣貫的基礎上,結合住建部、財政部建標〔2013〕44號文《建筑安裝工程費用項目組成》,對房屋建筑與裝飾工程、通用安裝工程、市政園林綠化工程等消耗量定額進行了修訂,為工程建設造價提供了科學合理的計價依據。
        3.信息公共服務能力得到明顯提升。依托陜西工程造價信息網站和《陜西工程造價管理信息》雜志,從完善信息采編機制、拓寬信息服務范圍、提高信息服務水平等方面入手,加強信息員隊伍建設,健全信息發布網絡,搞好信息發布質量跟蹤,省造價管理辦堅持每年出版發行4期《陜西工程造價管理信息》及6期《陜西工程造價管理信息》,不斷增強造價信息的及時性和實效性。
        4.促進工程造價咨詢行業長足發展。“十二五”期間,新增工程造價咨詢甲級企業49家,乙級企業47家,全省造價咨詢企業達168家,其中甲級企業84家,乙級企業84家,形成了年營業收入11.89億元的工程造價咨詢產業,較“十一五”增長110.56%;從業人員達1.15萬人,其中注冊造價工程師1756人,其他專業注冊執業人員1694人,造價員3039人,高級職稱人員1699人,造價專業隊伍不斷壯大。
        (二)存在的問題
        1.工程造價管理的法規制度不夠健全。近年來有關工程造價管理的法規、制度不斷出臺和修正,但與其他行業相比,造價方面的規范性文件存在配套不夠齊全等問題,有些已不再適應行業發展的需要,尚未完全形成市場決定工程造價的制度保障。
        2.工程造價定額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雖然初步建立了定額體系,概算、預算定額已覆蓋了各專業,但定額體系需要進一步疏理,尤其是結算指標覆蓋專業較少,消耗量和工料機價格測算的基礎數據科學性不足;各部門定額統籌管理和動態修編機制尚未形成;定期修編周期過長,期間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飛速發展,標準不斷更新和提高,定額已滯后于技術發展。
        3.工程造價信息化建設尚需不斷加強。工程造價信息搜集和發布的工作機制尚不完善,信息來源多元化程度不高,造價信息數據標準化、資料收集的時效性和準確性有待提高。造價指標指數分析方式尚需科學化,開展工程造價信息服務的社會力量不足,政府提供工程造價信息的服務邊界比較模糊。
        4.工程造價咨詢服務市場不夠規范。工程造價咨詢服務行業存在惡性競爭現象,企業資質掛靠情況時有發生,造價咨詢成果質量參差不齊,行業誠信體系尚未建立,行業協會對造價咨詢企業自律作用尚未全面發揮。
        5.工程造價咨詢企業整體競爭力不強。目前我省具有工程造價咨詢甲級資質企業91家,但規模影響力較大的企業偏少,多數企業業務范圍只限于預結算和標底、招標控制價的編制、審核,市場競爭能力不強,業務范圍有待拓展。造價專業人員能力素質不能適應行業發展需求,知識結構單一,工程計價和分析單價時漏算、錯算、缺項,工程計量不準,不會做補充定額、組價,不熟悉人工、材料、設備市場價格,離開定額就無法報價等問題,直接降低了工程造價成果文件的質量,也影響了造價從業人員的專業形象。

表1    “十二五”末我省造價行業主要指標排序
序號 主要指標 具體數值 全國排名
1 2015年營業額(億元) 11.89 13,安徽為12位、13.15億元,湖南為11位、13.2億元。
2 甲級造價企業(家) 84 14,安徽為13位、88家,遼寧為12位、92家。
3 注冊造價工程師(人) 1756 18,福建為17位、1757人,內蒙古為16位、1851人。
         
        二、“十三五”總體思路與目標

       (一)總體思路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中央及全省城市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需要、規范建設市場、加快計價體制改革為主線,以合理確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價、提高投資效益為目標,以完善法規制度和定額計價體系為著力點,加大對國有投資項目的工程造價監管,促進工程造價咨詢行業健康發展,切實提升工程造價管理在工程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發展目標
        造價定額體系進一步完善。修訂和新增5個配套規章制度和4個計價依據,深化5項重點工作改革,基本形成“政府宏觀調控,企業自主報價,市場決定價格”的工程造價機制。
        監管服務進一步規范有效。健全工程造價管理制度,創新管理方式,從側重監督與約束為主的市場監管向以促進發展為重點的管理服務并重轉變,提高管理科學水平和效率,為行業發展建立競爭有序的良好環境。
        行業產值規模進一步壯大。新增甲級工程造價咨詢資質企業25家,“十三五”末全省工程造價咨詢行業年營業額突破16億元,達到16.67億元,實現超越安徽省、追趕湖南省的目標。
        人才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根據造價行業發展需求和企業申辦資質要求,加強人才隊伍培養,破解專業人才不足的問題。到2020年,力爭全省注冊造價工程師達到3000人。

表2    “十三五”造價行業發展主要指標
主要目標 2015
(億元)
2016
(億元)
2017
(億元)
2018
(億元)
2019
(億元)
2020
(億元)
屬性
造價行業
完成營業額
11.89 12.72 13.61 14.56 15.58 16.67 預期性
甲級資質企業 84 89 94 99 104 109 約束性
注冊造價工程師 1756 2005 2254 2503 2752 3001 約束性
       
        三、主要任務
       (一)健全造價管理法規和制度體系
        適應建筑市場轉型發展及工程造價市場化改革,依法加強工程造價管理,進一步完善相關法規和制度體系。
        1.研究制定《陜西省建設工程造價管理辦法》。明確各職能部門在造價管理中的職責和計價依據的法律地位,明確市場決定工程造價的原則和市場主體計價遵循的規則、計價依據、計價方法、監督檢查、爭議解決等事項,落實各方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規范工程參與各方計價行為,尤其是國有資金投資建設工程各方的計價行為,加強造價咨詢企業和人員管理。
        2.加快建立完善相關配套制度和管理措施。深入開展調研,制定下發建設工程招標最高限價備案、施工合同備案、竣工合同備案、工程價款結算備案等5個配套管理辦法,依法加強工程造價全過程監管,破解惡性競爭、工程項目竣工卻久托不結算等突出現象,切實維護建設各方的合法利益。
        3.切實規范建設工程造價信息發布行為。明確造價信息的發布內容、采集方式、發布主體、審核校驗等內容,規范造價信息發布行為,完善造價信息發布機制,為工程建設各階段提供可靠準確、貼近市場的造價信息,以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工程計價方式的轉變,合理確定工程造價。
表3    修訂完善相關法規及配套制度任務計劃
序號 工作任務 措施和完成時限
1 研究制定《陜西省建設工程造價管理辦法》 2017年開展調研,2018年著手起草文件、征求意見、修改完善,2019年按照程序頒布施行。
2 制訂《陜西省建設工程招標最高限價備案管理辦法》 廣泛調研,參照現行法律法規,2016~2017年度完成征求意見稿,2018~2019年完成制訂工作,并頒布施行。
3 制訂《陜西省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備案管理辦法》
4 制訂《陜西省建設工程竣工結算備案管理辦法》
5 制訂《陜西省建設工程價款結算辦法》 依據住建部重新下發的《建設工程價款結算辦法》,2017年度開展調研并完成《陜西省建設工程價款結算辦法》征求意見稿,2018年完成修訂工作,并頒實施。
 
      (二)構建科學合理的工程定額體系
        為適應建筑業產業化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需要,滿足新型建筑工程對計價依據的新要求,推進定額精細化、全覆蓋。
        1.編制工程建設與養護維修定額體系。梳理全省現有工程建設定額與城市基礎設施養護維修定額,結合我省建設工程實際,加強頂層設計,構建科學完善的工程建設與運營養護維修定額體系,列出已有定額、需新編定額及需修編定額,以指導定額制(修)訂工作。
        2.完善各類工程建設定額及養護維修定額
        一是完善已有各類工程建設定額的同時,為適應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發展,根據需要及時進行編制、修訂、補充相關定額,充分發揮定額在“四新”推廣應用中的促進作用,為建筑業轉型發展和技術創新做好基礎工作。
        二是為適應我省快速發展的城鄉基礎設施養護需求,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及時修編已有定額,不斷完善各類城市基礎設施養護維修定額,如編制《燃氣管線維修養護預算定額》等,力爭在專業上做到全覆蓋,為加強城市基礎設施養護管理提供及時、全面的定額服務。
        三是健全各階段工程定額,加強建設前期估算指標、概算指標、概算定額、使用期修繕定額等方面的編制,提高不同階段工程定額與相應層級清單項目在項目劃分、工作內容、計量規則等方面的匹配性。
        四是健全適用于工程建設各個不同階段的工程計價體系,為合理確定和有效控制建設工程造價提供政策性依據。積極開展地下城市管廊、海綿城市、綠色建筑、低碳建筑及建筑產業現代化工程計價依據的編制,以適應綠色、環保建設項目發展的需要。
        五是接軌勞務用工方式改革,按照總承包、專業承包、勞務企業和建筑工人測算劃撥建設工程勞保費比例,并對現行規費中“五險一金”進行深入調研,拆分“管理層”與“勞務層”規費,建立健全針對建筑行業特點的社保制度,切實維護建筑工人合法權益,為推進建筑工人職業化創造良好條件。
        六是按照《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規定,發布高大支模架、大型起重吊裝設備安拆、深基坑圍護等危險性較大措施項目的指導價,為合理確定投標報價提供參考依據。做好揚塵防治、標化工地建設配套支持,進一步測算并調整安全文明施工費。鼓勵工程項目實行優質優價,在費率標準上給予明確支持。強化工期、質量、造價三者有機統一,加強工期與造價相互影響的研究,制定與工期配套的計價規定。
表4    修訂計價依據的工作任務和完成時限
工作思路 工作任務 完成時限
通過深入調研,依據住建部法規制度,學習借鑒外省市經驗做法,制定相關計價依據,并在全省施行。 制訂《陜西省施行國家2013清單計價規范的實施意見》 2017年開展調研,2018年形成討論稿,廣泛征求意見建議,2019年頒布并在全省實施。
修訂《陜西省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費率》
修訂《陜西省建設工程消耗量定額》
制訂《陜西省建設工程施工機械臺班費編制辦法》
 
        (三)建立建設工程工程量計價規則
        健全市場決定工程造價制度,為“企業自主報價、競爭形成價格”提供制度保障,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不斷完善計價規則。
        1.進一步完善工程量清單計價配套制度。依據《陜西省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則》,大力推進我省國有資產投資建設工程參照執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推廣適合工程量清單計價的要素價格指數調價法,完善清單計價配套措施。
        2.探索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造價中的應用。跟蹤建設工程領域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應用的發展狀況,積極推進與BIM技術相配套的計價規則、造價管理應用規程,充分發揮BIM技術在工程建設全過程造價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基于BIM技術的造價協同管理。
        (四)完善工程造價信息服務體系
        為適應工程造價市場化發展實際,引導各方合理定價,進一步完善造價信息發布機制。
        1.構建多元化的造價信息服務機制。深化工程造價信息發布制度機制改革,厘清政府和市場的服務邊界,明確政府提供的工程造價信息服務清單,完善工程造價信息發布平臺,實現工程造價信息采集渠道多元化、方法科學化、機制市場化。鼓勵行業協會和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工程造價信息的內容,探索政府購買服務的機制,適應工程造價市場化,實現建設行業工程造價信息資源共享。
        2.完善工程造價“大數據”分析系統。制定全省工程造價信息數據標準,充分運用工程招投標、竣工結算數據庫的“大數據”信息資源,對各類工程要素價格進行整理、統計、分析與總結,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補充、修正、完善價格信息,不斷提高造價信息服務質量。重視已完成工程數據資料的積累和數據庫的建立,指導工程師將經辦的已完工程的資料按照統一的格式填報、收錄到數據庫中,實現聯網共享,為測算各類工程造價提供真實準確的依據。
表5    推進工程計價依據改革的重點工作
1.改革現行計價費率的計費基礎,形成不同專業實行統一的計費基礎目標。
2.改革現行計價費率的項目組成,新增“企業技術創新費”等,為建筑業轉型升級提供取費依據。
3.改革管理與勞務層分離計價費制度,制定建設工程統籌勞保費管理實施細則,為推進建筑勞務用工改革、推進建筑工人職業化創造良好條件。
4.改革完善建設工程消耗量定額,針對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及以建筑產業現代化、綠色建筑,認真做好相關計價定額編制工作。
5.改革定額反映機械臺班費消耗形式,編制修訂符合市場機械消耗和計價費的施工機構臺班費編制辦法、各專業新材料價格表和專業價目表。
 
        (五)推進工程造價行業轉型升級
加大扶持服務力度,支持造價咨詢企業發展,創新市場監管手段,加快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強化行業自律,提升服務水平,促進造價行業轉型升級、快速發展。
        1.支持企業優化資源整合。立足專業化全過程的造價管理咨詢服務和滿足市場需求的多元化服務需求,支持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相互之間,或與施工總承包、監理、勘察設計等企業兼并重組,鼓勵發展工程項目管理咨詢公司,形成適應工程總承包的“設計、采購、施工”為一體的大型企業大集團,整合各種資源,深度整合發展。實施“做專、做精、做強、做久”的發展戰略,樹立“品牌”企業,發揮在行業中的帶頭作用,提升市場競爭能力。加快行業基礎建設及行業質量標準、執業準則的制定,規范行業執業行為。“十三五”期間新增甲級資質企業25家,到2020年全省工程造價咨詢行業完成營業額16.67億元。
        2.鼓勵企業“走出去”發展。以“一帶一路”為發展契機,開展工程造價咨詢企業國際工程項目管理咨詢模式調查研究,研究建立國有企業國外投資風險控制機制,健全合同管理、風險評估和控制制度,對造價咨詢企業“走出去”發展給予政策引導和支持。選擇10家大型企業作為“走出去”扶持重點對象,探索通過新設、收購、合并、合作等方式參與國際咨詢業務,鼓勵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3.加強造價行業人才隊伍建設。為適應造價咨詢市場迅速發展的需要,加強對造價從業人員的相關政策、法規、制度、技術經濟文件的宣傳培訓力度,強化專項培訓與專業交流,提升專業人才素質,培養一批視野開闊、專業精湛,在造價咨詢行業領域有影響力的領軍人才。“十三五”末,力爭全省注冊造價工程師達到3000人。
        4.加強造價咨詢成果文件質量檢查。完善工程造價咨詢成果文件的動態檢查機制,加強對成果文件、資料的定期專項檢查,強化造價咨詢企業以質量管理為核心的服務意識,規范造價咨詢行業市場行為,提高工程造價行業整體服務水平。
        5.加強造價咨詢企業和從業人員管理。嚴格執行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造價咨詢企業和從業人員的相關管理辦法,加強工程造價咨詢企業資質和從業人員資質動態考核,探索以企業和從業人員執業行為和執業資質質量為主要內容的評價,并與資質資格管理聯動。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與招投標、合同管理制度相協調,形成制度合力,保障工程造價的合理確定和有效控制。
        6.推進造價咨詢行業誠信體系建設
        一是加快造價咨詢資質管理系統與建筑企業資質審批系統的對接聯網,推行網上電子化審批,提升審批審批效率,實現信息資源互通共享。
        二是依托現在建筑業信息平臺,建立造價咨詢企業及人員信息系統,完善造價咨詢企業及注冊造價師的信用信息檔案,將造價咨詢企業及從業人員檢查結果納入信用信息系統,適時公開相關信息,形成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和政府監管的立體監督體系,營造“褒揚守信、懲戒失信”的環境。
        三是加快信息資源整合,逐步建立與工商、稅務、社保等部門的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實現資質資格管理系統與信用信息系統的整合,有效地發揮政府監督的職能。
 
表6    推進工程造價咨詢企業信用評價的重要舉措
序號 主要措施 完成時限
1 制定工程造價咨詢企業良好、不良行為認定記分標準 2017年底
2 完善優化工程造價監測系統,實現與省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一體化平臺對接聯網。 2018年
上半年
3 將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納入建筑市場信用等級評價范圍,開展信用等級評價。 2019年
4 推進評價結果在動態考核、評先創優、行政審批等環節的運用。 2020年
 
        7.加強行業協會在造價管理中的自律引導。加強協會自身建設,提升協會在提供服務、反應訴求、規范行為等方面為造價咨詢企業和執業人員服務的能力,充分發揮協會在引導行業發展、促進誠信經營、維護公平競爭、強化行業自律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作用。
       (六)加快課題研究及成果應用
        加大與造價相關科研項目的研究力度,建立工程造價行業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的長效和動態研究機制,通過科研成果的轉化,提升造價咨詢行業發展水平。
        1.研究優化工程價款結算機制。完善建設工程價款結算辦法,轉變結算方式,探索過程結算、分段結算,簡化竣工結算,將竣工結算文件(結算書)作為竣工驗收備案的文件之一,引導工程結算按約定及時辦理,遏制工程款拖欠,維護建設工程各方的合法權益。
        2.研究發揮造價專業人才的作用。研究建立專家庫,成立賣家委員會,積極推動專家委員會參與定額編制、工作檢查、協調解決造價糾紛等工作,充分體現專家庫專家的專業性、權威性,提高造價管理工作質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充分認識全面深化工程造價改革的重要性,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統籌安排,實現國有資金投資建設工程和社會投資建設工程的分類指導,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落實各項改革措施,整體推進造價行業發展各項工作。
       (二)突出法制建設
        依據《陜西省建筑市場管理條例》,規范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同時注重加強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制度建設,完善相關法規政策,推動《陜西省建設工程造價管理辦法》早日出臺,為全省建設工程造價管理提供完善的法律依據,為依法行政提供法律保障。
       (三)提升監管能力
進一步明確造價管理機構職能,強化工程造價管理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職責,充實工程造價管理機構在定額測定、編制、造價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技術力量,制定相關人員專業培訓計劃,提升工程造價管理機構的專業水平和服務能力。
        (四)持續排名激勵
        深入開展工程造價咨詢行業20強企業的排序活動,將20強企業納入重點監測和扶持對象,提升行業發展集中度,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帶動行業持續快速發展、做大做強。“十三五”期間,從20強企業選取3—5家優勢企業,扶持發展成為全省造價咨詢行業的龍頭骨干企業。
 


相關熱詞搜索:陜西省 工程造價 行業發展 豐匯國際

上一篇:"推進建筑業改革發展"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主刀建筑業改革!
下一篇:當PPP遇到資產證券化,你最想了解的10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