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陜西省推進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實施方案(2015-2020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有效推動2018年度各項工作,強化我省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支撐作用,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和“一帶一路”五大中心,經省政府同意,現將《陜西省“一帶一路”建設2018年行動計劃》印發給你們,請按照任務分工抓好落實。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3月9日
陜西省“一帶一路”建設2018年行動計劃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根本要求,按照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圍繞加快推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發展,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持續推進“一帶一路”五大中心建設,特制訂本行動計劃。
一、著力構建交通商貿物流中心
1.建設綜合立體交通網絡。以軌道交通和航空為引領,推動樞紐型交通和綜合性交通網絡建設,加快國家高速公路、國鐵干線、“米”字型高鐵網、關中城際鐵路網、大西安城市軌道交通和西安咸陽機場三期工程建設,大力發展綜合交通樞紐,形成承東啟西、連接南北、高效便捷的立體大通道。著力布局“一帶一路”沿線標志航點,加快構建面向中東歐的國際航空樞紐,形成基本覆蓋全球重要戰略伙伴國家和重點區域中心城市的航空網絡。
2.建設現代商貿高地。高水平打造自貿試驗區,強化制度創新,推進差異化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精心培育創新案例,創造陜西特色經驗。不斷擴大進出口貿易規模,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吸引資金、人才、技術、商品和信息等要素在陜西集散流動。
3.建設國際物流樞紐。優化物流節點空間布局,全面提升物流通道能效,加快推進“三網三港”核心骨干物流體系建設。加強與沿線國家鐵路、海關、檢驗檢疫等領域合作,為中歐班列(西安)拓展線路創造有利條件。加強與沿海港口聯動,打通海上絲綢之路通道。深入推進與海航戰略合作,加速國際航線網絡布局,加速本地航空公司設立,依托航空城實驗區,大力發展臨空經濟,建設臨空經濟示范區,打造國際航空物流樞紐。深化與京東戰略合作,加快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無人機等新業態發展和智慧物流體系建設。
二、著力構建國際產能合作中心
4.加快國際合作產業園建設。持續推廣“兩國雙園”模式,重點推進中俄絲路創新園、中哈元首蘋果友誼園建設。引導企業在我省對外投資產業聚集度較高的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家,探索共建陜西產業園區,促進陜西境外產業聚集發展。加快中哈現代農業創新園等國際農業合作園區建設。持續加強對哈薩克斯坦愛菊糧油加工產業園等3個重點境外經貿合作園的跟蹤服務。
5.支持優勢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發揮裝備制造、能源化工、有色冶金、輕紡建材、現代農業、節能環保等產業優勢,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重點,加強產業對接與合作,延伸產業鏈和提升價值鏈。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鼓勵企業在沿線國家建設“海外倉”或“陜西商品展示中心”,進一步擴大出口份額。支持資本和技術密集型企業在沿線國家拓展能源資源、裝備制造、農業技術開發合作渠道,提高就地轉化率,形成產能合作示范效應。
6.加強戰略對接與產業銜接合作。向西加強與中亞、歐洲等國家的陸路連接,通過合作設立國際產業合作聚集區,拓展新興市場,鞏固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重要戰略支點地位。向北以蒙俄為重點,積極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合作建設能源大通道,實現優勢互補。向東南加強與成渝、長株潭、北部灣、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經濟區的聯絡協作,推動與南亞、東南亞等國家交流往來,積極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長江經濟帶”等國家重大戰略布局。強化京陜、津陜、蘇陜、川陜、呼包鄂榆等省際區域合作,全面構建區域開放新格局。
三、著力構建科技教育中心
7.強化科技領域合作。推動省內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與國外創新機構合作設立創新合作平臺,開展跨國聯合研發和技術轉移。引導支持省內有實力有條件的科技型企業、支柱企業到國外自建、并購或合作建立研發中心或企業孵化器,利用境外創新資源,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和新產品。鼓勵支持省內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參與實施政府間科技合作項目和承擔國家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發揮“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等交流平臺作用,在沿線國家建設一批農業科技培訓交流中心,在楊凌建設“一帶一路”職業農業培訓中心,助推開展農業科技雙多邊合作。
8.深化國際教育合作。持續推動落實與教育部簽署的“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國際合作備忘錄議定事項,進一步擴大全省教育對外開放,扎實推進“一帶一路”教育合作平臺建設,打造絲路職業教育基地。加快印發實施《陜西省關于做好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實施意見》,以提供人才支撐、促進民心相通、實現共同發展為重點任務,突出抓好機構平臺建設、創新人文交流機制、推進中外合作辦學、非通用語種專業建設、留學生培養規模等五方面工作,盡快實現陜西教育國際化的“追趕超越”。
四、著力構建國際文化旅游中心
9.擴大人文交流合作。夯實各類對外文化交流合作平臺,通過辦好重要論壇、重點節慶、重大展會等系列活動,傳遞陜西聲音,講好陜西故事,展示陜西新形象。積極對接國家相關部委,持續推動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建設。加強與沿線國家在環保、衛生、體育等領域的交流合作,豐富人文交流內涵。
10.加強文化產業發展。繼續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做好陜西動漫游戲產業基地、西安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等項目建設。挖掘利用陜西豐富歷史文化資源,實施文化人才培養計劃,加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開發精品文創產品,打造“一帶一路”文創高地。積極搭建文化產業招商引資平臺,組織參加展覽展示活動,推動“一帶一路”文化貿易發展。
11.深化國際旅游合作。將西安絲綢之路國際旅游博覽會打造成重要的絲綢之路主題國際展會,擴大陜西旅游國際影響力。利用社交媒體平臺宣傳陜西,構建陜西旅游海外宣傳推介網絡。打造以《駝鈴傳奇》為代表的華夏文化旅游品牌。推動陜西《長恨歌》等實景演出標準被沿線國家采用或使用。探索培育西安至開封華夏文化軸帶。加快推動與攜程集團戰略合作,共同創辦世界文化旅游大會,建設國際一流文化旅游中心。
12.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全面推進全域旅游示范省創建工作,支持西安、韓城創建國家級旅游業改革創新先行區,支持寶雞、漢中、韓城等3市14縣開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打造絲綢之路起點旅游走廊、秦嶺人文生態旅游度假圈、黃河旅游帶、紅色旅游系列景區等“四大旅游高地”,把我省建成具有國際范、中國風、陜西味的著名國際旅游目的地,推動我省由旅游資源大省向旅游強省邁進。
五、著力構建絲綢之路金融中心
13.強化頂層設計。圍繞絲路金融中心定位,編制《絲路金融中心建設規劃》,建立絲路金融中心建設推進機制。深入推進陜西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創新,爭取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試點優先落戶自貿試驗區,努力培育可復制、可推廣的金融創新案例。
14.完善機構體系。加大外資機構引進力度,推動相關外資法人銀行業機構來陜交流,爭取有意向的銀行入駐陜西。爭取境內外金融機構區域總部、功能性總部入駐陜西,加快機構、人才聚集。力爭民營銀行、合資證券公司、人壽保險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年內批籌。
15.拓展金融業務。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跨境資金結算功能建設,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跨境交易以人民幣計價和結算。鼓勵金融機構圍繞陜西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農業、科技等產能合作,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促進與沿線國家的區域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
16.深化金融創新。創新國際化融資模式,與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亞投行等國際金融機構和絲路基金、中非基金等在開展境外重大項目投資方面加強合作。深化保險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產品和服務創新力度,大力發展綜合物流保險、出口信用保險等業務,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六、優化發展環境
17.加強宣傳引導。充分發揮陜西新形象建構與傳播工作聯席會議機制的作用,整合文化、文物、旅游、經貿、外事等領域資源,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重點方向,抱團走出去,做大做強“了解中國從陜西開始”品牌。不斷完善陜西一帶一路網服務功能,加大政策解讀和成果宣傳,加強信息溝通和文化交流,充分發揮官方綜合服務平臺作用。
18.籌辦重大活動。積極對接協調國家相關部委,爭取2019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西安舉辦,及早啟動籌備工作,加快推進絲路國際會展中心建設。組織參加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繼續辦好絲博會、楊凌農高會、陜粵港澳經濟合作周等重大投資促進活動。
19.擴大外事交流。圍繞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需要,調整外事工作布局,推進重點方向、重點國別、重點地區、重點項目的交流合作,爭取更多國家在陜設領事館。推動國際友好城市建設重點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延伸,推進“一帶一路”產業園區發展聯盟實體化運作,逐步形成官方外交與民間交往互動、互促、互補格局。
20.完善服務保障。積極發揮“一帶一路”建設境外安全保障工作體系和機制作用,提高境外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積極開展知識產權國際合作交流,加強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培養。積極開展境外投資保險,向企業提供信息咨詢等相關服務,為企業開展海外投資提供風險保障。
七、強化組織協調
21.完善信息報送機制。結合中央巡視“回頭看”整改落實工作,各成員單位要定期向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省“一帶一路”辦)報送建設成果、反饋重大問題。省“一帶一路”辦每半年向省政府報告一次工作進展情況,年底商省級有關部門對工作落實情況進行匯總考評。
22.加強監督審核工作。根據《陜西省清理和規范慶典研討會論壇活動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加強和規范“一帶一路”對外交流平臺審核工作的通知》(陜清組字〔2018〕1號)精神,加強和規范“一帶一路”對外交流平臺審核工作,切實維護好“一帶一路”倡議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防止“一帶一路”概念泛化,防范借用“一帶一路”概念聚財斂財。
23.強化協同推進。按照成員單位職能分工,建立分抓推進機制,由牽頭單位加強統籌協調,確保各項重點工作有序推進,共同推進五大中心建設。牽頭單位參照《實施方案》形成中期評估報告,年底報省“一帶一路”辦。(交通商貿物流中心由省發展改革委和省交通運輸廳牽頭,國際產能合作中心由省發展改革委和省商務廳牽頭,科技教育中心由省科技廳和省教育廳牽頭,國際文化旅游中心由省文化廳和省旅游發展委牽頭,絲綢之路金融中心由省金融辦和西安市政府牽頭。)
上一篇:國務院關于在更大范圍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
下一篇:建筑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預計全年可減稅2400億元!